保險馬探長 · 一年前3281 人看過
買保險必不可少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就是:填寫受益人。
一般來說,像醫(yī)療險報銷用的保險,就沒有受益人這個說法了,誰買就賠給誰;
而一些帶身故責任(人沒了賠一筆錢)、財產傳承的保險,才需要填寫受益人。
保險受益人,可以是“法定”或者“指定”,不選的話默認是法定。
1
1) 指定受益人——贈予關系
指定受益人一般是直系親屬,可以有1-3個指定受益人。
可以按比例分賠付的保險金。比如說,指定父親50%、母親50%。
只填受益人、不填寫比例的,默認等分。
2) 法定受益人——繼承關系
如果默認選了“法定”,可能會有以下問題:
情況1:保險金沒到手、先抵債!
需要注意的是,繼承法有明確規(guī)定:
第一千一百五十九條 分割遺產,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;但是,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。
指定的,保險金變成指定受益人的財產。法定的,先償債、繳稅。
情況2:保險金賠付更麻煩!
保險金的分配按繼承法走,
第一順位:配偶、子女、父母
第二順位: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
但每個人分多少,和諧的可以均分,不和諧的只能battle。
一般少分或者不分的情況有3種:①繼承人有扶養(yǎng)能力和條件,②不盡扶養(yǎng)義務,③繼承人協(xié)商同意也可以不均分。
還有一點耐人尋味:“子女”包括了婚生子女、非婚生子女、養(yǎng)子女和有撫養(yǎng)關系的繼子女。
也就是說,如果小小馬的保險寫的是法定,人沒了,保險金的繼承上,妻子、和小三生的子女有同樣的繼承權。
真撕破臉、當庭對峙的也不是沒有。
總而言之,買保險,指定繼承人更有利!
2
受益人條款全解讀
保險合同上是這么描述的:
細心的朋友注意到了,下面還有兩行標灰的字。
為什么會限定身故先后順序呢?
這主要是防范道德風險,還有投保人、受益人同時掛了之后的保險金劃分。
在一部老港劇里就出現過類似的場景:
兩夫妻同時病危,家人更關心的是誰先斷氣,因為這直接決定了財產如何繼承、劃分。如果是妻子先沒了,先生繼承遺產,再繼承給夫家人。妻子的弟弟甚至鋌而走險拔管謀殺。
如果默認選擇法定,一般保險公司為了避免糾紛,
會要求第一順位,所有符合繼承條件的人到場,需要出具身份證明材料等等。
甚至有離婚很久已經失去聯系的原配子女,也在第一順位。
所以,如果婚姻情況的變化,也要看情況機動調整。
要提醒的是:不同的險種,保險金的差距也很大。
像意外險、重疾險含身故,人沒了一般賠50-100萬。
而壽險,人沒了,保額買多少賠多少,最高600萬都有。
如果是考慮到家里房貸、子女教育、父母贍養(yǎng)的問題,
完全可以買份壽險,受益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填。
受益人的填寫,看起來是件小事。
按照我們自己的意愿填好,能省不少麻煩。
推薦閱讀
小白必看
如何做好健康告知 一文解讀
在保險的理賠糾紛案件中,因健康告知引起的占了相當一部分,所以為了保障自身的權益,應當做好正確的健康告知。而那些看似復雜艱深的健康告知該如何遵循,才能做到能保就能賠呢?這篇文章從三個方面幫你解決這個疑惑
家庭保險怎么買?一家三口,人均3000搞定
輕松搞定
小白必看
全額退保是真的嗎?
騙子年年有,今年特別多。
重疾險
保險有用嗎需要買嗎?第一次買保險,一般人不會告訴你這些
保險有用嗎需要買嗎?保險是規(guī)避風險的有力武器,不同險種發(fā)揮的作用不同。且每個人的需求、預算和身體健康狀況都不一樣,對應的保險方案也不一樣。
理賠案例
【理賠故事】有人舍命換錢,有人想對自己好點
故事即人生